龙卷风
在我们的生活当中不如雨雪那么常见
但对我们的影响却是巨大的
它是一种持续时间很短的局地风暴
发生的地点常常具有不确定性
加之风力猛烈
每年都会造成很多伤亡
约1%的雷暴会产生龙卷风
龙卷风的激发因素一直以来都是一个谜,但可以确定的是它的形成与产生与大风、强降雨、灾害性冰雹的强雷暴有关。
强雷暴大冰雹区附近往往是强龙卷风最可能发生的地方。幸运的是,不是每一次的强雷暴都会产生龙卷风,约1%的雷暴会产生(雷暴内强烈的上升气流与对流层内风相互作用)。
龙卷风可以形成于任何恶劣条件下,如冷锋、热带气旋等。
在强雷暴中,龙卷风的形成必须要有中尺度气旋的发展。 但中尺度气旋的形成并不意味着一定会有龙卷风跟着形成,所有中尺度气旋中大约只有一半会产生龙卷风,所以预报员不能事先确定哪个中尺度气旋会孕育龙卷风。
龙卷风的特征与强度
龙卷风的平均直径为150~600米,以约45千米/小时的速度掠过地面,其扫过的路径平均约26千米长。
它的风速一般来说无法直接测量,是通过它造成的毁坏程度而确定的EF指标,即增强藤田强度指标。
它过境时带来的气压下降在造成损失的过程中只起次要作用,大部分的伤亡都是由于空中飞舞的杂物。
用“飞来横祸”形容再贴切不过了。
在美国,平均每年龙卷风造成的死亡人数大约是60人;在孟加拉国,由于人口密度高,房屋质量差以及龙卷风安全知识贫乏,故每年约有179人死于龙卷风。
具有如此大危害的自然灾害,难道人类就不能提前预报吗?
龙卷风的预报
龙卷风的监视是警告公众在某一特定地区的特定时段有龙卷风发生的可能性,而警报则是由当地气象局在龙卷风实际上已经可见或者已被天气雷达发现时正式发布的。
龙卷风发生至消散的时间短,作用面积很小,以至于现有的探测仪器没有足够的灵敏度来对龙卷风进行准确的观测。
相对来说,多普勒雷达是比较有效和常用的一种观测仪器。
多普勒雷达对准龙卷风发出的微波束,微波信号被龙卷风中的碎屑和雨点反射后重被雷达接收。如果龙卷风远离雷达而去,反射回的微波信号频率将向低频方向移动;反之,如果龙卷风越来越接近雷达,则反射回的信号将向高频方向移动。这种现象被称为多普勒频移。
接收到信号后,雷达操作人员就可以通过分析频移数据,计算出龙卷风的速度和移动方向。
参考资料:《气象学与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