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2019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向公众敞开大门。长城脚下、妫水河畔,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丽画卷正向世界徐徐展开。
由94把“花伞”构成的国际馆,成为“网红打卡地”。 图片来源:北京日报
我们都知道,室内室外的花卉、常绿植物、果树等作物的生长对气象条件的要求各不相同,有的甚至十分“严苛”。加之本次北京世园会会期时间长达162天,跨过春夏秋三个季节,气象变化明显,因而气象保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图片来源:光明日报
在世园会开幕之前,气象部门提前就编制好了气象服务保障方案,建立了涵盖300余种园艺作物地理分布、气候类型等内容的基本信息库以及“园艺气象服务决策服务系统”,精细到每一类天气和植物的园艺专项服务让不同纬度、不同湿度下生存的植物竞相生长,多语种、多维度、跨区域、专业化的公众气象服务为中外游客提供了周到权威的气象参考。
更加值得一提的是,本次世园会上,气象元素也从幕后走向了台前。由生态气象馆、世界气象组织园、生态气象观测示范站、世园气象台组成的“一馆、一园、一站、一台”,为参观者带来别样的气象“惊喜”。
世界气象组织园一角。 图片来源:中国气象报
生态气象馆共有9大看点,包括提供实时气象信息和未来1~7天预报的“世园气象早知道”、“生日气象大数据”以及气候变迁、生态气象景观墙等等,无一不吸引着各方来客。
尤其是“生日气象大数据”展项,深受游客们的喜爱。
图片来源:中国气象新闻网
无论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都对自己出生当天的天气十分地好奇,在这里,你只需要输入相应的出生地和出生时间即可在以AR技术搭建的场景中亲身体验出生那天的天气情况。在“五一”假期期间,体验这一展项的游客常常排队数十米。
通过利用气象大数据技术,使得我们可以一秒“回到过去”。
这个时候,很多不能去世园会生态气象馆的小伙伴们可能会有些遗憾,但是小据悄悄告诉你,线上也可以查询出生日当天的天气状况哦。
打开中国气象数据网官方微信公众号,查看底部菜单栏,找到热门应用,选择生日大数据,即可查询。
是不是非常的方便,快去试一试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