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联系我们
中国气象数据网APP
微信
中国气象数据网
微信号
扫一扫,立刻关注
我的数据筐 
站内信
开通PLUS会员
PLUS会员是为用户打造的增值服务,满足用户高需求。开通PLUS会员后,用户可享有如下功能和特权,如想了解更多PLUS会员服务内容,请点击PLUS会员首页(http://data.cma.cn/plus/index.html
注册登录
一次过程一场仗!走近首席预报员的汛期时间!

汛情!雨情!水位告急!


超长待机“暴力梅”!
“空台”7月紧跟着扎堆的台风!
西北、华北遭遇新一轮强降雨!
今年的汛期

天气气候可谓是纷繁复杂


天气过程一波接着一波

间不容发

防灾减灾救灾形势十分严峻


有这样一群气象人

他们不分昼夜把脉风云变幻

任何一丝风雨的蛛丝马迹

他们紧抓不放

风雨来袭,他们挺身上前

重大天气来袭

他们是让人安心的主心骨

——

他们,就是我们的首席预报员们

————






一次过程一场仗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陈涛

image.png
陈涛在分析降水形势。图片由本人提供

“今年汛期太特殊了,江淮地区入梅早,梅雨期又很长,强降雨过程很多,强度很强,长江中下游及淮河流域都出现了很严重的灾害。”陈涛对今年的汛期感慨颇多,“我还没有遇到过像今年这种情况,每一次天气过程下来,都感觉就像打了一场仗一样。”


陈涛的岗位是短期预报首席,他最关注的就是三天内强降雨的落区、强度及其极端性。三天以内是气象灾害防御最关键的时候,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要根据天气预报采取各种防灾减灾措施。


“在这个时段,如果发现预报的不确定性很大或者数值预报出现明显的偏差,我的心里就会特别紧张。”陈涛说,这意味着不能机械地依靠客观预报,而是要结合天气实况和预报员个人积累的经验综合研判,得出预报结论。


7月17日至18日的天气实况与数值预报存在着明显的偏差,国内外所有的数值预报都报偏了。18日8时,王家坝水位27.81米,超警戒水位0.31米,情况十分危急。因此,18日下午,陈涛要制作订正预报。


“这个时候预报员可参考的东西都不灵了,只能依靠经验去做主观预报。这需要预报员对数值预报的偏差以及所发生过的天气过程有深刻的理解。”陈涛心里很忐忑,如果预报错误的话,将产生很严重的后果。


最终,陈涛做出预报:“7月18日20时至19日20时,黄淮南部、江淮、江汉东部、湖南中北部、贵州东部、四川南部、云南中北部以及辽宁东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大到暴雨,其中,安徽西部、湖北东北部、湖南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大暴雨(100~200毫米)。”天气实况与预报基本一致,让陈涛放下了悬着的心。




把好气候预测关

国家气候中心首席预报员王永光

image.png

王永光在修改完善《2020 年“ 七下八上”期间气候趋势预测意见》。图/宛霞


说起自己从事的气候预测业务,王永光打开了话匣子,滔滔不绝地讲起了气候预测的难度。

“这项工作很有挑战性。”他直言不讳地说,气候预测方法分为动力模式和前兆信号两种,相比较天气预报,目前气候预测所用方法达到的准确率还不太高,同时,气候还受大气圈、水圈、冰冻圈、岩石圈、生物圈等五大圈层及其相互作用的影响,这大大增加了气候预测的难度。


尽管有难度,但王永光没有被“挫败”。自1989年从事气候预测工作以来,他在气候预测领域已摸爬滚打了31年这其中,最难啃的“硬骨头”当属汛期气候预测。
自2003年开始,王永光做汛期气候预测把关工作。他将自己的把关分为两个阶段——2003年至2007年,2008年至今。其中,2003年至2007年,因为刚接手汛期气候预测把关工作,他的经验不足,对中部型厄尔尼诺的影响不太了解,造成了偏差,因此他把关的汛期气候预测准确率波动较大;2008年至今,他已能准确把握汛期旱涝趋势,把关的汛期气候预测准确率较高。

2008年至今,他共把关了5年汛期气候预测,其中由他把关的4年(2020年待评)国家气候中心夏季降水气候预测准确率在71分至76分之间,准确率平均分为73分,超平均预测水平6分。

王永光说,作为首席预报员,做气候预测业务把关意味着责任。尤其是值汛期的首席班,周期长,需要半年连续不间断,会商多,还要做决策服务和公众服务。


7月的“发条”

国家卫星气象中心首席气象服务专家韩秀珍

image.png
韩秀珍在分析遥感数据。图/闫小娟

7月,对一千个人有一千种含义。对于国家卫星气象中心遥感应用室的每一位成员来说,意味明确且统一:一年之中最忙碌的时刻来了。在这个汛情最紧张的时期,不管白天黑夜,主雨带跳动到哪里,遥感服务就得第一时间跟到哪里。

首席气象服务专家、正研级高工韩秀珍更不例外。今年,40多岁的她作为主管灾情业务团队的负责人,要首次挑战“团战”,“卡节拍”“搭队形”,带好年轻人一起向前冲。

6月11日开始,主雨带一直在长江中下游一带徘徊。进入7月,降雨叠加效应逐渐显现,江河湖库受到严重威胁。

雨情一天一样,水位一天一变,但大家都不想在这场赛跑中落败,于是鼠标点击得越来越快,几个人每天离开值班室的时间也自然而然拉长到深夜十一二点。在7月11日,鄱阳湖汛情最紧张的节点,“鄱阳湖水体变化监测图”及时发布。

强降水和长江中上游来水对鄱阳湖流域洪涝灾害究竟有多大影响?这张图可以给出最直观的答案——蓝色区域是7月2日的水体面积,红色部分的是6天之内(到7月8日)增加的水体面积,面积大小,一目了然。

鄱阳湖水体监测产品一经推出,就几乎全网传播,甚至央视著名主持人白岩松也用它来分析汛情——遥感图真正走红了。

17年,上千张遥感图,打磨出了技术上的熟练。但40+带来的经验、敏锐、从容、共情,叠加对职业一如往昔的热爱,同样给了韩秀珍带领团队创造新惊喜的无限可能。


连轴转,只为精准预报

上海市气象局王智

image.png
上海中心气象台首席预报员王智。图/朱晔

“预警信号牵一发而动全身,直接影响城市防汛、农业、消防等多部门联动,我们必须提前向市委、市政府和防汛部门提供重要气象信息专报,为防汛行动安排留出时间。”



在42天梅雨季中,上海中心气象台共发布16次暴雨蓝色或者黄色预警信号。回忆起这些暴雨预警发布过程,王智深感责任重大。

7月17日,太湖流域达到保证水位4.65米!太湖流域管理局、上海市气象局、上海中心气象台太湖流域气象中心启动一级应急响应。

上海中心气象台进入“战时”状态,太湖流域防汛抗洪气象服务党员突击队迅速成立。“我要加入!”王智第一时间向党组织报名,作为已经有十年党龄的党员,他认为在本职工作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践行初心使命的时刻到了。

“到今天为止,我们已经专题会商17次了。”王智说,每天早上组织与太湖流域管理局会商,提出气象预报结论和防汛抗洪建议。他还奔赴太湖流域管理局,在太湖防汛抗洪两省一市视频会商中介绍太湖流域未来天气趋势和精细化的面雨量预报,为后期流域防汛抗洪决策提供支撑。

令人欣喜的是,王智及其团队提供的气象产品,有力地帮助了太湖流域防汛工作。


“前几天,我们判断出太湖流域南部地区降水趋缓。”上海中心气象台决策服务科副科长刘敏表示,之后防汛部门就通过太浦河闸、望亭水利枢纽和常熟水利枢纽进行了有效泄洪。



根据上海市气象局最新的会商意见,太湖流域管理局抓住了7月23日晚上之前窗口期加强排水,缓解了防汛压力。



千里淮河的守望者

安徽省首席气象服务专家叶金印

image.png

安徽省气象局派出的专家指导组和阜阳市、县局业务人员共同研判淮河上游天气趋势。图/文王炯


7月20日8时31分,接国家防总命令,淮河王家坝闸时隔13年再次开闸泄洪,安徽省阜阳市阜南县濛洼蓄洪区启用,自上游而来的淮河水一路奔涌流向蓄洪区。今年6月刚投入使用的王家坝气象监测预警中心,已被洪水包围。但驻守泄洪主战场的气象工作者无一撤退,这其中就有安徽省首席气象服务专家叶金印。


此前,叶金印正在安徽省委党校参加处级干部培训班封闭学习,每周只有周五下午才能回单位处理工作。淮河汛情有紧张苗头时,考虑到叶金印从事淮河流域气象服务已有15年曾两次主持王家坝开闸泄洪决策气象保障服务,安徽省气象局副局长胡雯主动向省委党校提出,让叶金印请假,和省气象局纪检组长张爱民带队的专家指导组直奔淮河防汛第一线。

7月12日到19日,王家坝站水位在8天之内上涨超过7米,在7月20日达到29.75米,超保证水位0.45米。


“7月17日,我和省局专家指导组进驻王家坝气象监测预警中心,为淮河流域洪水预报以及防汛指挥决策提供天气监测和天气预报信息服务。”叶金印说。


到岗后,叶金印顾不上休息,就迅速投入工作:带领技术人员对视频会商设备进行更新,调试省气象局派驻的应急气象指挥车,开展现场保障服务;完善此前已开发的气象业务服务系统,做好备份技术方案,确保业务服务不间断;针对决策和公众气象服务产品完善模板,保证服务从形式到内容的一致;锁定预报服务着眼点,梳理形成服务思路,并对一线业务服务人员进行流域气象服务要点和流程培训。



开闸蓄洪前,防汛的重点需求在于淮河中上游降水过程及面雨量的预报。


“雨带位置、走向和暴雨中心预报事关淮河防汛大局。如果雨带位置位于沿淮中上游,且暴雨中心位置位于王家坝以上流域,极易形成洪水。这是由淮河上下游落差大造成的,洪水到王家坝后无法快速下泄,水位就迅速上涨。如果雨带位置位于沿淮中下游,王家坝以上流域不是暴雨中心,汛情就会好得多。”叶金印解释说。



气象工作者提前开展蓄洪区短期气象预报,实时进行短时临近预报跟踪服务,防止因出现强对流天气造成转移困难和人员伤亡。因预报准确,群众撤离转移安置工作顺利进行,7月20日凌晨3时转移完毕。



预报准了,比吃蜜糖还甜

重庆市气象台李强

image.png
△重庆市气象台首席预报员李强。图/李俊


李强,重庆市气象台首席预报员,一个五岁孩子的爸爸。稀疏的头发,深重的黑眼圈,见证了他11年的预报员之路。


“6·30”对于他来说是一个敏感的日期。“每年6月30日前后基本上都会有一次强降雨天气过程,这是天气系统的惯性。”李强笑着说,今年早早做好了准备。


6月30日12时,一份题为“6月30日白天到7月2日夜间我市南部地区有强降雨”的重要天气预报材料提前发布,并迅速传播。

7月1日2时,李强发现,回波图在往渝东南发展。考虑到酉阳县属于重庆三个暴雨中心之一,他没有犹豫,立即与酉阳县气象台联动会商。

7月1日5时40分,酉阳县气象局发布强对流天气警报消息。


收到气象信息的地灾巡查员田维和,一大早便起来巡查责任片区,那时雨还未下。当他巡查到水井湾时,发现刘清泽屋后有一道长达30米、深约1厘米的新裂缝。经验丰富的田维和顿时警觉,他猜测这里可能会发生地质滑坡。于是,田维和立即将情况告知刘清泽,让他们尽快转移避险。不久,只听“咔、咔、咔”的声响,刘清泽家不远处的树慢慢往下坠。



“要滑坡了。”他心中闪过这一念头,大喊“滑坡了,快跑”!边喊边飞快冲向还未转移的老人刘清泽家中,搀扶老人往外走。刚转移到安全空旷地带不久,半面山体开始崩塌,瞬间掩埋了刘清泽家的房屋。

当被问到“两点一线”的生活是不是乏味时,李强说:


“不会,我喜欢这个工作,预报员做久了,有一种追求完美的心态,还有伴随着压力的强烈责任感。每次预报准了,减轻了灾害损失,那种成就感真是比吃了蜜糖还要开心。”


守望长湖 昼夜不息

荆门市气象台梁涛

image.png

△梁涛(中)和同事在分析天气形势。图/代蕊



今年,湖北省荆门市遭遇有气象记录以来最典型的超长梅雨期,出现了首个有清晰影像资料的龙卷风。超密集暴雨过程,成为今年梅雨期的“招牌标签”。

长湖位于荆州、荆门、潜江三市交界处,地势低洼。周边各地径流全部汇流于此,外排通道少,水位暴涨达到保证水位,防汛形势十分严峻。

从7月9日开始,他就驻扎在气象台,因为“每一步都不能有差错,精准预报才能保证百姓安全”。他叫梁涛,今年39岁,是荆门市气象台台长,毕业于中山大学大气科学系。


7月10日清晨,他揉了揉发胀的双眼,打开电脑,像往常一样调出最新实况、数值产品分析起来。“今晚到明天的天气形势不容乐观,特别是长湖周边。”梁涛说。



气象台迅速开始天气会商。“这是个暴雨的天气形势啊,而且还很复杂。”分析的同时,梁涛边说边在天气图上画出各种天气系统,大家开始意识到此次预报的难度。

会商过后,梁涛立即向局领导汇报天气过程,并开始制作服务材料。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市应急局、防办等单位的询问电话一个接一个

10日20时,和省气象局的会商准时开始。那时,长湖的南部已经有部分零星降雨回波开始发展。经过两个小时的激烈讨论后,荆门市气象台和武汉中心气象台终于达成一致结论。顾不上回家看孩子,梁涛赶紧把此次过程的重要天气报告制作出来,而此时,全市各防汛部门都在等待这份重要天气报告。

11日12时左右,降雨渐渐减弱,值班室众人瘫坐在桌前。五分钟后,耳边已经有鼾声响起,但是梁涛还在忙碌着,继续准备防汛服务材料。





汛期里

他们

用专业精神

准预报

回应着一次次向天的追问


每一次过程都全力以赴

当好“风雨守望人”

守护百姓安澜



 来源|中国气象报

 

 

Copyright 2005-2017 国家气象信息中心(中国气象局气象数据中心)
地址:北京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46号 邮编:100081  E_mail : datacenter@cma.gov.cn
扫码登录
账户登录
二维码失效
点击刷新
登录手机中国气象数据网扫描二维码
立即注册 更快 更安全
第三方登录
我的订单
我的数据筐
我的收藏
用户反馈
在线客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