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服务精细,其实践与效果,既映射着人们对气象部门的直观认知,又凝聚着气象工作带给百姓的体验感、获得感。
“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这是党中央对气象工作的期许,也是气象人在防汛救灾硬仗中的行动信条。在这个不同寻常的汛期,它意味几何?
当一场大雨侵袭山村,它意味着预知哪些地区遭受影响,如何到户到人预置救援力量;当一场洪水在河流上游酝酿,它意味着预判下游能否承受来水,水库何时开闸泄洪;当一场暴雨围困城市,它意味着何以洞悉城市运行风险点,如何科学决策调度。
一条“救命”预警,如何发出?
镜头一:“暴雨预警升级了!江水还要继续涨,大家赶紧转移……”8月17日,一场大转移在甘肃省文县石鸡坝镇上演。在撤退过程中,一场泥石流冲进白龙江,形成堰塞湖。江水霎时回流倒灌、涌入村庄。“来不及了,快!先上楼顶避险!”在地势较低的朱元坝村,村干部王永红一边安抚正在转移中的村民,一边向来不及撤退的几户人喊话。历经波折,1300多人被安全转移。“如果不是提前收到暴雨预警我们迅速行动,后果不敢想象。”
“关键时刻,气象预警真能‘救命’!”这样的感叹,在今年汛期,出现在一次次因气象预警而化险为夷的人们口中。不论是关乎安危的紧要时刻,还是游刃有余的日常提醒,融入百姓生活的气象预警犹如毛细血管,可以说是人们对气象工作“服务精细”最细微感知。
一条总能及时抵达的气象预警,究竟如何发出?在“毛细血管”的背后,其实是像大动脉一般24小时成熟运转的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简称国家预警发布系统)。
位于北京的国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正是这一“大动脉”的核心中枢。走进该中心,预警受理、发布监控、系统监控等各平台屏幕上不断跳动着预警数据。一阵流水声般的提示音响起,只见值班人员快速走到值班平台,随着逐字审核、一键确认,一条来自中央气象台的暴雨蓝色预警实现全网发布。这样的预警发布“枢纽”,已遍布全国。在1个国家级平台基础上,31个省级、358个地市级、2016个县级发布终端,共同勾画出树状的预警发布工作版图,可谓精细化气象服务的“当家”利器。今年汛期以来,在与灾害的一次次竞速中,22万余条气象预警从该系统发出。与16个部门共享共用发布渠道,可通过移动互联、短信甚至农村大喇叭等多渠道发布,社会公众覆盖率87.4%……技术优势带来的“广覆盖、快响应”,让“最后一公里”不再是空白。然而在天气、地貌、人口等情况千差万别的基层各地,如何实现“预警到户到人”,各地面临考验不同,探索亦多点开花——“8月16日南海开渔,我们在船载终端上看到,台风‘海高斯’17日就会进入南海,当即决定避风不出海。”琼海渔05176号船长李奋口中的船载终端,正是气象部门为海南大中型渔船升级的北斗船载终端可视化气象预警系统。出海渔民可直观查看周边灾害性天气影响海区。天津则把探索方向聚焦在城市汛期“老大难”问题:内涝。公众只需进入微信公众号,即可实时查询自己所处位置附近的积水情况与趋势,避开路途中的积水点。这背后,是181套智能化积水监测站、基于机器学习的积水预报模型等智慧气象成果的支撑。
“这些技术探索的目标一致,即力求精准锁定受影响人群,发出更有用的防范提醒。”国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预警工程室主任王佳禾指出,这离不开气象信息与各类行业信息的深入融合。“气象预警发布系统绝不只是预警‘搬运工’,而是更解渴、更有用的信息‘生产者’。”
正是基于这一理念,新的尝试正迈出步伐:在近3000个预警发布百家号上实现AI智能预警短视频制作与推送;融入邮政行业微信小程序,气象预警精准直达快递员;与农业农村部门联合推动预警覆盖9万余名农机手;探索建设预警秒级发布试点……
一次关键决策,如何拍板?
镜头二:7月16日18时50分,一场远程视频连线,在长江流域气象中心、水利部长江委水文局之间进行。“哪些流域可能发生致洪暴雨、量级多大?”彼时的三峡水库刚刚经受1号洪水考验,而2号洪水已在酝酿。抛向长江流域气象中心副台长田刚的问题,关乎决策调度走向。“上游干流、乌江面雨量60至80毫米,中游清江、澧水120至150毫米,下游滁河也将超过100毫米。”顶着巨大压力,田刚给出与同事“头脑风暴”后的结论。这几组数据,决定了开闸泄洪的流量。最终,三峡水库提前3天腾出库容,从容度过2号洪水。
“请气象局先介绍一下预报情况。”这样的开场白,一次又一次出现在汛期各地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会议中。它源于气象因子处于灾害链条最前端的“天然基因”,更映照着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的职责使命,为“服务精细”增添着鲜明注脚。
正如提高预报准确率没有终点,提升服务针对性同样没有止境:上游、下游、汇水区,哪个区域出现暴雨对防洪威胁最大?3小时、24小时、3天,各类防汛决策对预报时效的要求有何侧重?事前预警、事中跟踪、事后评估,不同领域决策部门对同一天气过程的关切点是否相同?呈现在决策者手中的预报结论与建议虽仅是薄纸一页、数据几组,但其背后若无这些细到极致的考量,就难解需求之渴。
这样的理念,根植于思想、落实于行动,催动着精细化气象服务在这个汛期的点滴实践。
有转变思路的探索——“鄱阳湖主体及附近水域面积达4206平方公里,为近10年最大。”7月12日,一张卫星遥感监测图出现在中国气象局的决策服务产品中。针对暴雨影响开展的遥感监测评估,让气象监测从支撑预报的“后台”,走向了服务决策的“前台”。有科技成果的支撑——打开应用于多个涉灾部门的气象信息决策支持系统,全国超警戒水库、气象风险预警等在地图上以不同标识清晰体现。“决策者需要重点关注某一地点时,只需在地图上‘打点’,便能直观看到100公里内的天气、灾害隐患点甚至医院等各类信息。”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气象服务研究所副所长王慕华说。有移动智慧的尝试——在湖南,“湖南天气”App不仅成为决策者手中的“掌中宝”,更在关键时刻发挥关键作用。6月4日,湖南省自然资源事务中心地质灾害应急值班室突然断电。“幸好能通过手机查看App中的监测数据,避免防范部署的延误。”该中心地质灾害部副部长黄炜敏说,那两天衡阳出现7起小型地灾,所幸监测连贯、预警及时,未造成伤亡。有追求极致的精算——7月,巢湖遭遇150年未遇的历史高水位,在保流域的“悬湖”之战中,尽管破圩分洪在所难免,却因精准施策而将损失减到最小。未来3到5天降雨多少、入库流量多少、排到圩区后水位能降多少……在一项项精算中,气象部门将巢湖流域分成12个片区提供的分区精细化信息,正是重要参考。从主动转换角色与思维,反推服务着力点,到勤于问需求、察关切、找不足,再到充分把握轻重缓急与痛点难点,再到滚动跟进精准施策……“服务精细”的理念与实践步步精进,让“监测精密”与“预报精准”的效益加倍放大。
一场紧急转移,如何实现?
镜头三:“未来3小时,北陀镇还将有强降雨!”6月7日0时57分,一则精确到乡镇的3小时降雨提醒从广西壮族自治区昭平县气象台发出。一连串紧急行动随之触发:自治区防办电话调度昭平县防汛指挥长,北陀镇镇长收到电话提醒,所有干部出动排查、转移群众……凌晨3时,随着一声巨响,滚滚而下的泥石流冲进北陀镇立教村。然而就在灾害发生前10分钟,全村几百户人家刚刚被转移至安置点。千余条生命,保住了。
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昭平县北陀镇立教村泥石流灾害现场。“气象信息,是防灾行动的‘指挥棒’‘发令枪’。”这样的比喻,常被奔走在防汛救灾最前线的基层干部、气象信息员提起。从一则精准提示灾害风险的气象信息及时发出,到一场即刻响应的紧急转移高效完成,这一切如何实现?答案,隐藏在综合防灾减灾链条上每一个关节的高效打通与无缝运转之中。这背后,离不开“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防灾减灾新机制的成熟运转。全国2090个县制定了气象灾害防御规划,2.8万个乡镇将气象灾害防御纳入政府综合防灾减灾体系,1009个标准化气象灾害防御乡镇建成……对防灾减灾大局的深度融入,让气象“发令枪”鸣响之后的行动,稳稳落地。
而这个汛期,中国气象局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推动部门联动。从与农业农村部、自然资源部分别联合发文部署农业防灾减灾与地质灾害防范,到积极主动与应急管理、水利等部门联合会商研判,一系列鼎力协作的硬举措,为综合减灾增添更多韧性。
科技手段的加持,让气象防灾减灾视域更开阔:打开汛期新投入应用的全国气象防灾减灾监控管理平台,全国气象防灾减灾“一张图”呈现于眼前:遥感影像、地形地貌、防御作战图、预警“扩散”路线、灾害风险演变态势……各类涉灾信息实时叠加显示,实现了基层气象防灾减灾信息和重特大突发事件的“无死角”在线监控。工作机制的创新,则聚合更强劲的社会力量:在浙江,“气象预警进网格”的创新模式,在6月30日的一场强降雨中挽救了江山市大峦口村198名村民的生命。通过“网格+气象”信息管理平台,全市网格“掌上基层”终端实现气象预警接收零延迟。在启动叫应后的3小时内,镇村干部、网格员兵分六路逐户转移,换来全村平安。放眼全国,诸如此类的基层之举因地制宜、各有创新,却秉持着对“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的共同坚守——在广西,气象部门创新开展“三小时”精细化预警服务,做到“未来3小时定量降雨预报到乡、逐3小时更新”,为避险争取更多提前量;历经台风“三连击”的东北三省,以超前决策服务、滚动科普解读等超常规举措扎实落地;江西鄱阳湖洪水影响农业生产,在洪水退去之前,一份“关于利用夏秋季农业气候资源做好灾后生产自救的建议”已被送至决策者案头……一点一滴,皆映照着“服务精细”最鲜明的民生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