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黄淮气旋影响,7月18日至20日,华北、黄淮等地出现区域性大暴雨、局地特大暴雨过程,据国家气候中心评定,此次过程综合强度为特强(Ⅰ级)等级,这是今年以来该地区出现的最强降雨过程,也一举将华北地区拉入“雨季进行时”。7月19日至7月25日,华北雨季监测区平均降水量为125.4毫米,已经占常年雨季降水量的92.4%。
每年的7月下旬至8月上旬这段时间,是我国华北地区,通常主要指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大部分地区和内蒙古部分地区,一年中降雨最多、最集中,且强度最强的时期。因此“七下八上”也成为华北雨季最通俗、形象的代名词。由于“七下八上” 正值华北雨季,气象和防汛部门都把它视为防汛的重点时期。
为什么在“七下八上”时期,华北地区的降水如此集中?这是由该地区的气候特点所决定的。
在7月下旬前后,夏季风的北边缘推进到了华北地区,同时副热带高压北抬至北纬34°至38°区域,副热带高压西南侧的西南气流或偏东气流把洋面上的水汽源源不断地向北输送,为华北地区提供了充足的水汽条件,这股暖湿气流一旦与东移南下的冷空气相遇,就容易形成强降水和持续性降水。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七下八上”也是西北太平洋台风活跃的时期,历史上也有台风在此期间“造访”华北地区的先例。由于台风本身携带大量的水汽,因此一旦在“七下八上”与台风“亲密接触”,华北地区的降雨通常会显著增加,防汛形势也将陡然紧张。
在“七下八上”时期,华北地区的降水强度大、雨量多,容易造成中小河流水位上涨,以及城市内涝、山洪泥石流和流域性洪涝等灾害。在防汛工作中,流域性洪水的防御往往是重中之重。在华北地区,海河流域由于支流众多,呈扇状水系,“七下八上”时期整个流域进入汛期,如果多条支流水位同时上涨,汇入干流后容易导致洪涝灾害。此外,中小河流的防汛工作也不可掉以轻心。
根据目前的观测资料和预测结论,副热带高压的强度和范围还将稳定维持一段时间,因此主要降雨区也将在华北一带停留。“七下八上”时期,华北地区降雨多为对流性降雨,具有强度大、分布不均,并伴随雷电、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等特点。如果强降雨发生在城市,就有可能引发城市内涝;发生在山区,则可能引发山洪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由于正值暑假期间,“七下八上”也是旅游旺季。建议游客出行前应查看目的地天气预报,并随时注意接收所在地气象部门发布的预警信息,合理安排出行。在野外游玩的游客要特别注意防范雷电,选择自驾车出游的朋友如遇道路积水,不要着急涉水赶路,应及时停车并转移到地势较高的地方,情况危急时应弃车逃生。(来源:中国气象报社)